为进一步汇聚全球英才、凝聚发展合力,营造投资兴业氛围,宣誓上海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坚定决心,由上海市人才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指导,上海大学、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主办的2022“海聚英才”系列活动——上海集成电路“大师讲堂”于8月12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开幕。市经济信息化委一级巡视员傅新华、市科协党组书记马兴发和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分别致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主持开幕仪式。
傅新华在致辞中指出,集成电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将坚定不移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壮大,培育最活跃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上海集聚了超过1200家行业重点企业,汇聚了全国40%的产业人才,集聚了国内50%的行业创新资源,2022年上半年产业继续保持超过17%的增速,全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十四五”,上海将继续秉承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热土、创新高地、创业舞台,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供最具吸引力政策、培育最活跃生态圈,助力天下英才、汇聚全球资源共同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马兴发在致辞中指出,市科协格外的重视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前途,着力推动集成电路领域高端智库、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人才教育培训平台等建设工作。比如,创建市科协集成电路专委会,发挥高端科技智库作用,自2019年起举办集成电路创新峰会暨院士圆桌会议,已连续举办三届,在全国首次发布《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咨政建议。今后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用好科协在学会、人才、平台、网络等方面优势,在引领科学技术进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广大科技工作人员上发挥更大作用,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汪小帆在致辞中表示,与行业协会、上海基金共同主办上海集成电路“大师讲堂”,是上海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城市建设、服务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引聚集成电路优质人才的关键之招。近年来,上海大学对标先进、主动作为,全力打造准工业化、国际化的一流微电子学院,积极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引育人才上挑重担、在协同攻关上作表率、在深化改革上当先锋”的要求,各项工作实现快速全面高质量发展,内涵建设得到实质推进,积极地推进综合预算改革,努力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效,勇担解决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的时代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为破解集成电路紧缺人才难题,学校在市经信委、市教委和行业企业的指导支持下,组织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今年预计培训将达1000人次。
启动仪式由傅新华、马兴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澜起科技董事长杨崇和,以及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人才工作处处长谭朴珍、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翁轶丛、市科委高新技术处处长方浩、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束金龙、上海科创集团副总经理朱民、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共同见证。
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总经理陈刚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澜起科技董事长杨崇和分别围绕“集成电路创新发展之路”“芯世界、链未来”主题做深度分享,细致分析了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和行业发展态势。
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干部处处长季玉强,市经济信息化委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汪潇,市经济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世伟,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郭纯生,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张建华,浦东新区、嘉定区、临港新片区、闵行区、金山区相关同志参加活动。为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次活动严控现场参会人数,从严落实各项防疫举措,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扩大影响力,邀请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网、解放日报、iCANX科学平台等30余家主流媒体参与活动报道。活动吸引了集成电路行业从业者与创业者,金融机构从业者及高校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学生等近百万人参与线上观看。
据悉,集成电路 “大师讲堂”2022年计划举办10期,每期邀请海内外领军企业负责人、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等,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行业发展形态趋势等做深度分享报告,充分展示上海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创新生态发展的策略,营造上海主动汇聚天下英才、吸引全球资源共同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产业氛围。第二期“大师讲堂”将于8月底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