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多次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安全生产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始至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面对日益严峻的银行内外安全形势,交通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习的指示精神,结合全行安保工作实际,在年度安保工作会上提出数字化转型要求,强调全行安保工作迫切地需要从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寻求突破口,探讨智慧安防管理平台应用、智能AI技术引进运用、安保履职过程化系统化管理、安保融合银行业务发展等工作内容,强化对新形势下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开拓创新,明确发挥好安保工作对经营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为全行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
在“十四五”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共同影响下,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程不断推向深入,银行安保工作关乎国家资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一环,同样也面临着与时俱进、转型创新的全新挑战。
1.由局部发展转向全面开花。银行数字化转型工作不单单是一个管理机构、一个板块条线、一类业务流程,而是一系列系统性商业模式、管理机制和业务形态的数字化。对于安全保卫工作来说,就是要整合现有各类人防、物防、技防和消防信息化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数字化信息平台,以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业务融合、价值赋能的数字化升级。
2.由人工管理转向数字治理。银行安保工作日常管理包括制度流程、物防结构、技防系统、消防体系、应急处置等诸多方面,头绪多、内容杂,大部分需要人工管理和处置,且管理人需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但在实际在做的工作场景中,安保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投入精力和专业能力均有所欠缺,因此势必要引入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创新理念。
3.由经验依赖转向数据依据。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深入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方法层出,与之而来的是海量数据产生汇聚和由此产生的数据汇总分析利用,银行经营管理决策将逐渐由经验依赖转向数据依据。银行安保工作数字化转型也将逐渐形成人防、物防、技防和消防等各类数据库,进而实现实时监控、生产运维、维护改造、报表统计等智能化系统功能,为日常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交通银行在围绕“安保工作数字化转型促进安保工作融合业务发展”方面调研时,基层单位反映意见集中度较高的包括:安保数字化转型对基层单位日常管理和业务开展发挥作用仍不显著,安防系统与业务系统、办公系统的有效融合还未实现,安保图像声音等数据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非法集资等案件的预警、防范和治理存在短板。通过调研走访并结合安保工作实际,当前安保工作数字化转型存在以下难点。
1.安防平台的数字转型支撑不强。当前各银行机构均已建立起了基于智能安防设备、智能化分析模块,集成监控、报警、对讲、门禁、消防等的安防子系统,形成了智慧安防系统平台,并不断推进安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进程。但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安防系统平台应当不仅仅满足于安全防范使用需要,也要对业务部门、对整体经营发展提供决策思路。
2.安保工作的数据利用程度不足。安防工作数字化进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智慧安防设备,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模块,因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安保工作数据,例如监控视频、抓拍图片、拾取声音、报警信号、设备参数等,这类数据资源存在存储标准不统一、挖掘分析难度大、与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对接交互壁垒多等短板,是影响安保工作融合业务、促进业务的重要问题。
3.安防转型与服务模式结合不够。当前移动互联技术迅猛发展,银行服务模式日趋多样化,大量柜台人员进入厅堂开展贴身式服务,通过智能化自助机具办理大额存取款和转账业务,银行对员工、客户和现金的防护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以电信网络诈骗为首的新型违法犯罪给人民群众财产和银行声誉造成的安全威胁慢慢的变大,银行安保工作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延伸拓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通过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智能分析等技术赋能,整合现有安保工作系统平台、构建相互连通数据共享机制、发挥安保数据资源应用体系,是摆在新时代银行安保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1.整合现有安保工作系统平台。银行安保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做好数字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平台建设。要在对全量安防设备和系统来进行调研摸排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方法整合现有各类安全保卫信息化子系统,建立标准规范的安防设备集中互联和统一管理的安防物联系统平台,着力扭转传统银行安保工作安消分治、片区分化、信息不畅等不利影响,构建集成安防物联、智慧消防、应急处置、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2.构建相互连通数据共享机制。银行安保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桥梁是实现安保工作数据与业务系统数据、办公系统数据的对接交互。要在坚持安保工作数据标准化、流程规范化、服务线上化的前提下,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数字化标签等技术方法,建立物防、技防和消防等全量设施设备的结构化数据库,动态更新、实时监控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使用、维护改造、损坏更换等数据。要持续升级系统平台的智能化应用,充分挖掘和分析各类融入业务、服务业务的应用场景,对安防数据来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安防数据集中化、智能化分析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