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速度的调降体现对生命的负责和对问题的直面。近期频发的事故给整个铁路系统敲响了警钟。一段时间以来,过于追求表象的速度经济,而忽视了行业内部基础运行制度的严格执行和完善。不过,铁路运输安全基础和管理方面薄弱环节的暴露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是处理问题的开始,也是逐步发展的起点。
针对暴露的问题,国务院已于近期组建了铁路安全评估组,对整体铁路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做出详细的调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也表示,高铁运营初期,铁道部采取多项措施,不仅降速、降密度、降票价,还修订并严格执行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办法和工作流程,完善细化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查遗补漏,直面和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避免令人痛心的情况再发生。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的落实,也是对问题负责任的做法。
正如盛光祖所说,为着眼长远,要强化铁路安全的基本的建设。理论上看,与“万丈高楼平地起”是同样的,楼盖得再高再快,地基是最根本的。假如没有坚实稳固的地基,单纯追求盖楼的速度与效益的实现,恐怕会出现更多的“楼歪歪”、“楼脆脆”。高铁速度的调降无疑将为列车,轨道等各部件磨合与管理等环节的进一步融合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是利于行业发展的明智之举。
从暴露出的问题入手全面提升行业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坚固性是行业得以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具体来看,针对高铁设备质量,此次铁路部门将严把入口关,严格实施高铁设备准入管理。完善高铁规章制度。以高铁设备维修、检测监控、行车组织、应急救援等为重点,构建科学严密的高铁规章制度体系;为防范信号和列控系统出现新问题,实施不间断监控列车运作状况和设备状态,发现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时,立即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对于涉及安全各项行车设备做技术专项检查,排查隐患。毕竟,安全才是速度的第一保证。
高速铁路的建成与通车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和行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内部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当前情况下适当降速是为了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更加有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因为,道路犹如人体的血管,血管的畅行,血液的高质量流动使得人体充满了许多活力,道路是必然的联系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它的安全畅通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健。
铁道部以高铁降速为契机,适时对高速铁路及其在建,拟建项目进行安全大检查和安全评估,增加信号设备设计的硬件保护措施,优化设备软件总体设计,从源头上完全解决设备软件缺陷问题,一切从质量方面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组织,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严格工程验收,同时,全方面提高高铁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技能,提升高铁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高铁设备故障处置预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所有这一切是合乎行业发展和经济全局的决策。
当然,降速只是在高铁运营初期,而安全与质量则应该是贯彻于铁路日常工作的每一天,也应当贯彻在各行各业中。